close
今天中午的地震規模達到七,相信讓很多人午餐都吃不好,
震後不久馬上就聽到有人在說:「『七級』地震耶,好大喔~」
也許是因為身為工程人員的關係,聽到這樣的「說法」,總覺得渾身不對勁,
所以每每在地震後,我就常得向人解釋「規模」和「震度」的區別。
其實就算是新聞媒體,也常常會有搞不清楚「規模」和「震度」的記者,
一般人說錯也就算了,但聽到電視新聞報錯,真的讓人很受不了,因為太不專業了~
不過畢竟多數人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在這裡我們也不談「數學式」,只談「觀念」。
簡單的說,「規模(Magnitude)」是指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
「震度(Intensity)」則是你所感受到的搖晃"強度",
所以單一地震只有一個「規模」,但各地方的「震度」卻會不盡相同,
譬如今天的地震規模七,震度宜蘭五級、台北四級...
「規模」是無因次,所以正確的說法要說「規模七」,而不能說「規模七級」,
世界各國對地震的描述多只有「規模」,台灣和日本則還有「震度」。
目前國內採用的是芮氏地震規模、中央氣象局的震度階級(和日本氣象廳一樣)。
「規模」的計算是一個指數函數,所以規模是可以有小數,譬如規模7.3之類的,
而規模差一點,其能量釋放其實是差很多倍,
以規模六和規模七的地震為例來比較,後者釋放的能量約是前者的30倍,
所以聽到國外有規模八的地震時,不要為他只比921大一點,是大很多...
而「震度」則是衡量人類感受搖晃震動的激烈程度,是以地動加速度大小來表示分級,
所以「震度」是沒有小數,都是整數的。
台灣過去的震度分級有0(無感)~6(烈震)級,
921地震雖然很大,不過因為地震再大也只有6級,所以921地震就是個6級地震,
中央氣象局已於2000年8月將台灣原本是0~6級的震度分級改為0~7(劇震)級,
因此921地震就「升級」成為一個七級地震。
而地震對地表的傷害,是跟「震度」有比較直接的關係,而不是「規模」,
雖然二者關係通常是「規模」愈大,在同一震央距離之處的「震度」也愈大
但「震度」和「規模」不見得會有一定的關係存在,
因為還要考慮「震源」深度、距「震央」距離、地質狀況...等因素,
舉例來說,在相同的地點感受發生於相同震央的地震,
規模六的地震可能只造成震度2級,但規模五的地震卻可能會造成震度3級,
因為規模大的地震,如果震源深度夠深,雖然其釋放能量大,
但傳到地表時卻也已經損耗許多,故其造成的「震度」不見得會相對大,
反而規模不那麼大、震源不深的淺層地震,其造成的「震度」與傷害才是令人難以承受,
當然,規模大、震源又不深的地震,靠近震央的區域就會慘不忍睹了...
* 震源:地震發生的那一「點」,震源在地表下70 km以內為淺層地震,
70~300 km為中層地震,300 km以上為深層地震
震源較深之地震,其震度自最大值緩慢向外遞減
震源較淺之地震,其震度自最大值迅速向外遞減
* 震央:震源垂直延伸至地表上的那一點。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