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節,中廣部落格有啥了不起舉辦了「《溫馨五月》愛她,大聲說出來」的活動,
不過我想很多害羞內向的人,還是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情感;點播一首歌給大家聽聽,當成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心聲好了...^^




媽媽的喜歡
詞/曲:啞歌

小小時候 有好多喜歡
喜歡問山 是怎麼綠的
喜歡問海 是怎麼藍的
還有那星星 是誰家的流螢

只有媽媽 說儍娃娃
山是因為 希望而綠了
海是因它的理想而深藍
星星是夜神最美麗的眼睛

長大後 我才明瞭 媽媽只有一個喜歡
喜歡她兒女能在愛中成長
茁壯有踏實的人生
這樣的喜歡 是豐富的愛
遠綠過青山 深藍過海



小小時候 有好多喜歡
喜歡聽風 是怎麼笑的
喜歡聽雨 是怎麼哭的
還有白雲 為何在天空流浪

只有媽媽 說儍娃娃
風是因為 你乖才笑的
雨是因為你愛鬧才哭了
白雲有藍天作最美麗的家

長大後 我才明瞭 媽媽只有一個喜歡
喜歡她兒女 在困苦中堅強
喜樂勇於面對人生

這樣的喜歡 是完全的愛
比春雨滋潤 較春風暖


==========================
作者啞歌其他有關母親的歌:詠懷媽媽的心
對這些歌有所感想的朋友,也歡迎到啞歌老師的部落格留言喔~

==========================
延伸閱讀:心曲三迴(啞歌老師創作「媽媽的喜歡」的心路歷程)

一個濃縮於六弦下的[ 琴韻心聲 ], 說它是詩也好, 是故事也罷! 或更像是一條伴隨於啞歌生命中的蜿蜒小溪 . . . 皆然!
只是在您不經意地闖進這片花園心城時, 請你不妨駐足小憩, 也聆聽觀賞一下吧 ! 或許也能激盪出您那沉寂且塵封已久的心情故事喔!


心曲三迴

吉他老爹/ 鄒昌富

如果故事一開始,就必需淺吟低迴地唱一首歌,唱一段久已塵封的「童年往事」,我想我也許該套用詩人余光中的「民歌手」吧!
給我一張鏗鏘的吉他/一肩風裡飄飄的長髮
給我一個回不去的家/一個遠遠的記憶叫從前
乘著歌聲的翅膀,飛回記憶中三十年前的花蓮!那個早已變成「走不回的江湖」,也是一個「回不去的家」。雖然它的確是「生我的土地,懷我的搖籃」有我的父、我的母、也有著青蛙、和草、和泥土……

一迴:哀歌
傳說中,那稱為我父親的男子是從烽火裡走出來,是浪子也是軍人,帶著一顆過客的心,隨政府撤退至台灣,原以為旋即便可以返鄉的,未料在花蓮一落腳就生了根,隨後又擁有一群「生不由衷」的孩子。
悲劇於焉開始,且是一幕接著一幕……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所謂錯謬的結合,都必定導致一個悲劇的收場?我真的不知道,因我不信宿命,我也不信事事都能源溯於因果且合乎邏輯。我只知道一件事,當時的我是既愛他又恨他—我的父親。愛他,是天性使然;雖然記憶中的他總是那樣嚴苛且易怒,令人畏懼三分。恨他,則因他生性嗜酒好賭,常悔而不改,至終造成家庭破碎!且妻離子散不久的他,也終於一場婚宴醉酒後的車禍中身亡。從此我失去一位永遠不再能愛、能恨的父親!而那一天,正就是民國五十五年的母親節,一個父母原本於仳離半載後意欲復合再婚的日子,未料竟成為我們作兒女的黑色夢魘與哀歌。身為長子的我,於次日親手盍上父親瞪視的雙眼,也親眼目睹他在焚屍爐中化為灰燼……那年,大姊才剛升初三,我初一,之下有個八歲的小弟。而母親終究還是走了!帶著大弟和大妹。
就當時的我而言,母親的出走與改嫁是意味著背叛鄒家,亦是一個不能原諒並接受的事實!然而就她而言,一個十七歲就被外公逼嫁於父親的弱女子,如今想來,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與幸福呢?是錯誤?是悲哀?套上那個年代大人常說的話:「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是的,管不著也不能管!然而所有因此而導致的苦果,卻似乎不得不讓每個無辜的孩子分嚐。
二迴:啞歌
在讀書、繪畫、看武俠小說,以及偶而翹家中,讀完初中,為了逃避現實環境與自己,我在聯考放榜後,投進了一個全然與我性格、喜好完全相反的學府-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現在的中正國防預校),當時我的成績不差,但身體太弱(當時體重只有44公斤,且早有胃疾和十二指腸潰瘍)好在口試時表現不錯,也就那麼一筆的帶過了。
從幼校到官校,七年的歲月,我走過一段漫長艱澀的心路。除了要適應外在文武兼備的軍事教育外,還得學習在我那方寸內,做各樣的自我調適與突破,很自然的,我開始涉獵許多文、哲、心理學之類的書籍,加上寫詩、彈吉他,生活似乎顯得充實且多采。在努力遺忘過去和策勵未來之間,我顧不得同學與長官投來的異樣眼光;長久以來,人際關係不佳,導致我更加的孤獨和寂寞。
然後,又接觸不少相命和卜卦與玄學類的東西,日子逐漸深陷而緊縮,只因為我開始對生命產生了極大的困惑與不解。生命的答案何處尋?文學裡的風花雪月,不能滿足我,哲學中的思辨推理,不能激勵我,甚至心理學也不能剖析我的內在問題,治癒創傷……
在自我防衛的心理下,雖曾有人向我傳基督的福音,但我也不屑的拒絕了;驕傲卻又是脆弱的心靈,還不死心的想靠自己闖出一條活路來;不承認有神,卻又懼怕的深信有鬼,如聖經中所說的:「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又說:「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肉體呢?」
官校三年級那年,我嚐試學習從「內太空」的世界轉向「外太空」也瘋、也玩,似乎是豁達多了,暑假還冒險去爬了一次奇萊山,而且就差點喪命在山上。
依然是逞強好勝,依然不能諒解那位懷我、生我的母親……,那年她帶著妹妹南下考試,順道(其實猜得出是專程)來學校看我,但我除了客套的陪她走完一圈校園外,什麼也不願多說,甚至連叫一聲母親都不肯。及至她傷心地走了,我還以為自己爭贏了什麼,儘管自知是一種病態的報復心理,卻仍舊不斷壓抑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執意以形同陌路的冷峻姿態來折磨對方,令一個同樣是婚姻受害者卻又被先父冠上「拋夫棄子」的母親一生愧疚!
豈料也在那一年,那位視我如己出的義父因身罹絕症而綿惙床榻,面對一位瀕死歸主的老人,我整個心都碎了,除了頻頻從心中哭喊著「為什麼,為什麼?」之外,別無他是,人的愛和一切的錢財,竟不能救一個人脫離死亡?!
而他,卻異常平靜的伸出僅剩皮骨的右手,示意要我到他的床邊;透過一位基督徒弟兄的解說,才知道他要為我祝福禱告!是的,那是自我父親死後最悲痛的一個日子,然而也在一天,我承受了一個最美也最大的祝福:「孩子!願你有一天也能相信我所信的基督耶穌,祂將永遠賜福給你!」他是真的走了,而我也因此徹底的崩潰下來。
同時,四年級的那一整年裡,一個淒美的愛情來了,又逝去,加上舊疾復發,我終於在畢業前夕,也就是我二十三歲生日的第二天,我悄然地走出了那原不屬於我的江湖,軍官的美夢破滅了,而我必須走進另一個我從不承認的家……
三迴:讚美歌
民國六十九年十月的一次民歌演唱會,地點在國父紀念館。我緊張地抱著吉他,準備在前面的歌手唱完之後登台演唱。我知道我要唱的是什麼,也知道台下坐的有我的家人和母親,只是我一直不敢相信這個事實-當我在台大醫院完成我的二度切除手術之後(十二指腸和三分之二的胃),我竟然因信主而完全接納了母親,更接納了我自己,因而當天對我而言,不僅是一個「告別民歌」的演出,同時更是「向憎恨與死亡揮別」的見證。
當時我的心情是充滿喜悅而感激的,我的思緒飛掠過一幕幕童年的往事,彷彿當時我是立在雲端之上,雲下雖曾有過風雨斷腸,而雲上的太陽,卻依舊耀眼燦爛!於是我徐徐地唱著:

小小時候,有好多喜歡!喜歡問山是怎麼綠的?
喜歡問海是怎麼藍的?還有那星星是誰家的流螢?
祇有媽媽說:傻娃娃!山是因為希望而綠的,
海是因它的理想而深藍,星星是夜神最美麗的眼睛。
長大後,我才明瞭,媽媽只有一個喜歡,
喜歡她兒女能在愛中成長、茁壯,有踏實的人生,
這樣的喜歡,是豐富的愛,遠綠過青山,深藍過海…

雖我在眼淚中看不清母親的面容,但我深信一件事,就是神已經用祂那無比的愛,將我們母子的心都給溶化在一起了。正如經上所說:「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就是住在神裡面…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了……」
感謝神!因著這完全的愛,使我得著釋放與赦免,使我能對生命更真切地讚美與稱頌!因為祂誠然成為我的力量, 我的詩歌, 並也是我的拯救。
神就是愛! 愛就是神 ! 這愛更是~~~永~不~止~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