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從「龍崗步道」晃到了省定二級古蹟「槓子寮砲台」,
才發現不需要貴遠賤近,基隆附近還是有很多不錯的步道和景點,
這樣的行程不僅是有益健康,同時也是充滿知性的生態、古蹟之旅~

位於海洋大學男一舍後方的「龍崗步道」,其名氣不在於步道本身,而是在於豐富的生態,
其所在的山區屬低海拔次生林,有潺潺溪水貫穿,林相茂密,是個大自然教室;
潮濕的環境孕育出豐富的物種,有許多的蝶類、蛙類、鳥類及各樣的植物、昆蟲,
除本土低海拔的山鳥外,在步道內也有機會能夠看到過境鳥及候鳥,
是賞鳥、賞蝶、賞蛙的好去處~
目前步道旁雖有些秋芒,不過整體的景觀及氣勢,還是少了那麼一點味道~

每年四到六月步道所在的山區也有為數不少的螢火蟲出沒,
同時也有一些團體會派志工、解說員幫忙解說,並進行生態教學,
有興趣的人,雖然已錯過了今年的螢火蟲季,但其實現在來也可以,
因為根據海大電子報的報導:「龍崗步道的螢火蟲秀又悄悄地揭開序幕,
這次提著燈籠登場的是臺灣螢火蟲中體型最大的—臺灣山窗螢。」
另外要注意的是,手電筒要包覆紅色玻璃紙,以免干擾了螢火蟲~

「龍崗步道」走道了頂,向左轉個彎再走幾步路就可以到達「槓子寮砲台」,
「槓子寮砲台」是基隆五大砲台之一,清兵、日軍都曾在此駐軍,
台灣光復後,因其戰略地位重要,國軍也一直使用它,
後來廢棄了一段時間,直到民國七○年代後才開放給民眾參觀~
由於其廢棄的時間並沒有很長,所以砲台保存的狀況還算是不錯,
不過房舍就顯的比較斑駁,像是斷垣殘壁,也看不太出有在保護的跡象,
現在造訪槓子寮砲台雖看不到早已卸除的大砲,但仍能見到非常完整的砲台遺跡~


外拍不見得都要跑大武崙砲台,這裡也不錯

「槓子寮砲台」的目的就是要防衛基隆港,所以視野必定相當良好(五大砲台皆然),
也因此,不管是山壁上的奇岩怪石、基隆八景之一的八斗夕照、華燈初上的碧砂漁港,
亦或是遠眺基隆嶼、瞭望和平島、俯瞰八斗子山海交會的景緻,
在這裡都能取得或景色宜人、或氣勢磅礡的觀賞角度~


眺望碧砂漁港,不過天氣不好


砲台四周景色

砲台區內有兩座圓形「砲盤」,現已變成水池,池面上栽有荷(或蓮?),
說起這兩座「砲盤」,數年前政府因
「積水易滋生病媒蚊,為防止登革熱蔓延,確保民眾觀賞古蹟時不受病媒蚊的叮咬」
曾以碎石將之填覆,然此舉卻遭生態學者及保育人士的大加撻伐,
因根據保育人士長期觀察,池中生態豐富,除有常見物種如大肚魚、紅華娘...外,
更有螢火蟲、保育類魚種—青將魚、和台北樹蛙...等,
經保育人士奔走,市府也從善如流,將之復原,才能有今日所見之景象...


砲盤,現已成為生態池

從龍崗步道接到槓子寮砲台,來回含休息、觀景,大約只需要1.5~2小時,
對於平常常運動的人,可能會覺得一點挑戰性也沒有,
不過對於不太運動的人來說,這個路線是個不錯的休閒選擇,絕不會讓你氣喘如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