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週三早上公出到東北海岸,下午回來時大家都問我說有沒有順道去吃「福隆便當」,
「沒有!」大夥兒聽到這個答案都覺得很遜,但事實上,雖然沒吃到福隆便當,也不用太遺憾,因為我們一行五人是去吃了比較貴的海鮮(先不管好不好吃,反正公司買單,當然是越貴的感覺賺越多...:P)。

這家「阿珠老店」就位在鼻頭漁港邊,不過不要以為「產地」東西就比較便宜,根據我的經驗,各觀光漁港的海產反而更貴,所以這家「阿珠老店」也不例外;我們點的「石狗公」和「毛緣扇蝦」是當場點,然後從水族箱裡直接撈出來秤重計價、烹調,所以應該還算新鮮,不過一尾石狗公要價一千五,三隻扇蝦也要一千二,真是貴貴貴啊~(還是本來就是這個價,是我吃米不知米價?)

也許因為不是假日,時間也已近下午一點,店裡除了我們,只有一桌客人,所以出菜速度相當快;首先登場的是「九層塔炒海瓜子」和「鯨鯊(豆腐鯊)」。這鯨鯊如果我沒記錯,在兩年前應該就已經列入每年有漁獲上限管制的保育類,因此在市場上雖可以有合法捕撈的鯨鯊,但數量上應該不多,相對的價格應該也會較高,不過聽說台灣市場上的鯨鯊多是進口東南亞的冷凍品,所以我們吃的到底是合法捕撈、非法捕撈,或是東南亞進口,就不甚明瞭了~


九層塔炒海瓜子


漁獲量有總量管制的保育類鯨鯊

接著上場的是店家招待的「空心菜」,還有「蜈蚣菜」和「蝦子」;這號稱「真正海之味」的蜈蚣菜我是第一次吃到,據說是以人工方式採自天然,故巿價不低;不過話雖然此,我和這初次見面的藻類並沒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但這沒有好與不好的問題,純屬各人口感的喜好而已。


店家招待的空心菜


號稱「真正海之味」的蜈蚣菜


還蠻新鮮的蝦子

再來出場的是最新鮮的「石狗公」和龍蝦的親戚「毛緣扇蝦(俗稱"蝦姑拍仔")」,石狗公採一魚二吃的方式來烹調,一半煮湯,一半清蒸,吃起來可以明顯感受到豐富的膠質,而扇蝦則是對半剖開後鹽烤;這時我就懷念起了原燒的地中海粗鹽,如果這扇蝦能配合上這美味的海鹽來鹽烤,一定可以加分不少。


半隻石狗公煮湯


另外半隻石狗公清蒸


對半剖開鹽烤的「毛緣扇蝦」


來張扇蝦近照


扇蝦的背(一半)


扇蝦的腹(一半)

最後亮相的是甜點,根據我不靈敏的味覺告訴我應該是石花凍,而服務人員說,這在週末是沒有的,因為客人太多,根本沒時間準備甜點,而我們在週間到訪,所以才能品嚐到這飯後甜點。


週六、日就沒有的飯後甜點,應該是石花凍吧

海鮮類只要材料新鮮應該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基本上,「阿珠」的食材都還算新鮮,而口味方面則是中規中矩,除了「蜈蚣菜」不合個人胃口外,其他的東西都還算 OK;不過這樣五個人吃了七菜一湯(一菜為店家招待),一共花費近四千五,也就是平均每個人近九百元的消費,我是覺得不便宜啦,而「新鮮」值不值得這個價,那就見仁見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GS 的頭像
    CGS

    C'est La Vie

    C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