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所以到底是讓對方「明白」比較重要,還是「正確」比較重要呢?
看了葉子妹這篇「傻傻地分不清楚(←點進去看,很精彩~^_^)」,想起之前寫過的「哪一個才對?」,真的很想喊一聲:「拜託教育部你饒了我吧~」
雖然一個「標準的規範」是必須的,但如果這個規範每幾年就改一次,那這個規範的公信力到底在哪裡呢(尤其是這個「規範」還常常是與「大眾習慣」不符)?記得小學時,為了「蝸牛」的「蝸」到底該唸「ㄍㄨㄚ」還是「ㄍㄨㄛ」,跟大人們還有一點小小的「討論」,因為他們小時候學的,跟我小時候學的並不一樣,而現在的小朋友所學的這個字到底怎麼唸,我實在也搞不清楚~XD
除了「發音」的問題,「解釋」的問題也是一堆;語言是「活的」,是會「成長」的,隨著時代的演進,同一個詞彙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解釋,譬如國父時代的「同志」,不用多解釋,一定指的是革命黨員,不過現在你說「同志」,大家應該多會想到同性戀者,而「主流」的用法是否就能成為「正統」的用法,又該由誰來認定它成為「正統」,我也搞不清楚啊~又譬如「達人」,雖是日文直接套用,但似乎已經是約定成俗的用語,但在學測時又被認定為「火星文」,這中間的差異到底又該由誰來認定?
所幸我不是媒體工作者,沒有背負教育大眾的社會責任,只要聽得懂人家講啥,人家瞭解我在說啥就好,而身為媒體工作者的朋友們,只能跟你們說一聲:「辛苦了!」XD
延伸閱讀:
傻傻地分不清楚 by 葉子妹
哪一個才對? by CGS
全站熱搜